「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寬度」是傅佩榮教授用哲學的方式,將人生的意義和現象做了概括的說明。對於人生方向與意義有疑惑的人,都可以翻翻這本書,相信會有所幫助。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有:不該自殺的理由(非生命所有權、過於自私、與自我矛盾)、儒家人際關係三要點、人為什麼要向善、何謂合乎邏輯等等。
◆推薦指數:★★☆
◆延伸閱讀:
◆筆記內容:
第一部 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寬度
序言
一、 人生四大領域:自我、群體、自然界、超越界
第一章 肯定人生的意義
一、
不該自殺的三個理由
1.生命的所有權並非完全屬於個人:我們的生命與成長仰賴於太多人的付出與關愛。
2.自殺與自私的關係難以撇清:一個人考慮自殺時,都要想到一個問題「會不會有人因我自殺而傷心呢?」如果有,我們就不應該自殺。
二、
以上三個理由都只是防衛性說法,不足以讓人活得充實有意義。
三、
現代人的考驗:1.破除錯誤概念 2.建立生命價值
四、 三個理由肯定人生意義:意義指可以理解的部份
1.有工作可以做:有人有失業之苦、失去重心之苦。
2.有人可以關懷:關懷別人、被人關懷
3.有痛苦可以受:因為痛苦是成長的原動力
第二章 開發自我的淺能
一、 人的生命有三重結構:身、心、靈
二、 心又分為:知、情、意
三、 知:保持觀念暢通
四、 情:培養美好情緒
1.五種調節方法:運動、善待自己、改變觀點、為人服務、信仰宗教。
五、
儒家的人際關係三要點
1.內心感受要真誠:真誠面對自己與他人
2.對方期許要溝通:先察言觀色再溝通
3.社會規範要遵守:大家約定成俗的共同模式
六、 意:主導自我意志
1.被動人生的缺點:1.心存僥倖 2.無法激發生命的活力
第三章 建構完整生命
一、
知:求知方面必須上升到智慧層面,若無法對人生作完整而根本的體認,那麼無論念多少書,也無法擺脫迷惑的困境。
二、 淺意識:即意識底部一個廣大世界,這個世界蘊藏了我們的一切遭遇,尤其是受到壓抑的遭遇。
三、 淺意識中有一些複雜的情節,這些是隱藏的因。心理治療法的假設是只要找出因,就能避免現在所生的痛苦。
第四章 學習傳統的智慧
一、 儒家學說的重點:化勉強為自然,去做所有該做的事情。
二、 孔子鼓勵人要真誠,真誠就會自然行善。
三、
人性是向善的,因為我們內心會不安。
四、
什麼是善?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五、 全方位的生命:
1.對自己要約:指身心活動的約束,不可以放縱與沈迷慾望。在知、情、意三方面按部就班地成長。
2.對別人要恕: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互相尊重。
3.對物質要儉:對環境跟自己都是好的
4.對神明要敬:處事態度變得謙卑與平和
這四點慢慢做到,就能夠化勉強為自然了。
六、 覺悟是指發現了究竟真相或最後真相。
第二部 從化解盲點到全方位的生命
第五章 化解意識中的盲點
一、
理性是什麼:合乎邏輯的思考過程
二、
合乎邏輯是什麼
1.名詞定義要清楚
2.推理過程不可自相矛盾
3所得結論允許別人驗證
三、 做人處事要兼顧兩方面:1.共同的規範 2.個人的處境
四、
為什麼要遵守道德規範?孔子答:心安。規範是大家遵守的,所以我們自己遵守時才會心安。
五、 人生有什麼意義?有四項題材可思考:命運、善惡、苦樂、生死。
1.命運:命運各不同,有何道理?
2.善惡:善惡如何判斷?
3.苦樂:活著是為了受苦?
4.生死:人為何害怕死亡?
第六章 活出全方位的生命
一、 儒家觀點:個人在選擇適當言行時,有三個規範。
1.內心感受:以真誠為主
2.對方期許:溝通和理性的要求
3.社會規範:風俗習慣和法令規章
二、 認識自己的三個問題:1.什麼使我感動? 2.什麼人使我羨慕? 3.我對自己滿意嗎?
三、 人有三種淺能
1.認知:終身學習
2.情感:培養審美趣味
3.意志:建立自主與主動性
第三部 走出命運的侷限
第七章 重現價值典範
一、 後現代:對於接受的一切觀念與行為,都要加以質疑。
二、 儒家態度:對自我要約、對群體要恕、對自然界要儉、對神明要敬。
第八章 孟子的人生境界
(略)
第九章 易經的高明啟示
(略)
第四部 逍遙自在的人生
第十章 道家的境界:從虛無到逍遙
(略)
第五部 休閒生活的智慧
(略)
◆筆記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