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這本書對於「我」與「空性」有很詳細的剖析,而且內容按照次第安排,是很有份量的一本書。對此一主題有興趣的人,推薦您閱讀此書。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對於「我和身心」的「分析一體性」與「分析差異性」。當我們很難安立真實的「我」以後,對於對治無明與自我的情緒管理將很有幫助。
◆推薦指數:★★★
◆延伸閱讀:
◆筆記內容:
˙序言 我的觀點
一、 快樂三因素:內心寧靜、擁有經濟能力、世界和平
二、 法王:我不想使大家都改信佛教,而是如何能對所有眾生的快樂有所貢獻。
第一部 正見的重要
第一章 建立增長正見的基礎
一、 不淨觀可對治貪欲,卻無法對治瞋心。慈悲可以對治瞋心,卻無法對治貪欲。
二、 負面情緒源於對事物真實性質的無知,因此正見可對治所有負面情緒,更正對存在的錯誤認識,首先要指認無明。
三、 無明不是指缺乏知識,而且和知識是矛盾的。
第二章 發現問題的根源
一、 我們的感官導致無明的產生,對境呈現出扭曲的訊息,之後被心識所認可。這種接受表象而不排斥的心即為無明,不質問表象是否正確,只接受事實呈現的樣子。
二、 會引發貪瞋,都是由自性的角度去看的,所謂的「本來就這樣」。這樣的錯誤認識會誤判表象為事實,之後引發貪瞋並導致業力習氣,最後造成輪迴。
第三章 為何體悟真理是必要的
一、 對境的三種認知:1.視有自性 2.視無自性 3.認為皆不具有無自性
第二部 如何根除無明
第四章 感受相互關聯性的衝擊
一、 思惟「緣起」以破無明
二、 思惟緣起的好處:以整體觀點看待情況,必須依賴過去、現在、未來的許多因緣。
第五章 認識緣起的正理
一、 緣起的三種模式:1.依於特定原因 2.依於組成的部份 3.依於思想。
二、 緣起最微妙的意義:在於依於概念性而有
三、
「我」是找不到的,但卻存在,那存在在哪裡呢?思想的投射。
四、 「不存在」是指不如我們感官和思想上的那種方式存在。
第六章 覺知現象的相依相待
一、 「有」分為:自性有以及現象有
二、
無自性有和完全沒有也不一樣
三、 空性的主客二現:主體意識、客體空性。在深奧的禪修中,這兩者是一體的,就像水溶於水中。
第七章 重視緣起和空性的真意
一、 人和現象會改變,代表他們並沒有如所顯現般地存在,他們無從自我建立,因為他們沒有不變的基礎。會改變,一定必須依靠他方改變。
(我們眼睛所看到所顯現的是自性存在,是不是代表依緣起而存在是看不到的嗎?還是沒有觀察而已?)
二、 空性的體驗必須包含因果和業力的瞭解
三、
瞭解緣起的正理可以增加分析能力,能瞭解事物建立的基礎「非同也非異──表面不同、本質相同。」因此而鼓勵你以更強大力量來投入廣大行。
第三部 駕馭止觀的力量
第八章 心專注
一、 所有思想領域都必須要辨析真相,決定之後就要心不動搖專注於上。
二、 集中:心愉快且有彈性,自然而且能持續,極為清明穩定。持續練習後就不需要那麼努力才能達到。
三、 克服懶惰(懈怠):心想把修行拖到下一次再說。
對治方法:思惟禪定的勝利,能讓心輕安調柔。等任運以後就不用那
麼費力了。
四、 修行的條件:對初學者,限制忙碌活動與找一個安靜的處所很重要。內心要有知足的感覺,對物質不要太強求。進步以後,外在環境的影響就不大了。
五、
持戒是控制非建設性的有害行為,而限制或處罰。
六、 姿勢:伸直身體,氣也會被拉直,使脈中的氣可以很平衡的流動,有助於心識的平衡。
七支坐法:1.雙腿交叉坐著
2.止的修息是令心集中於內在的對境,而非外境。因此眼睛不要太開也不要全閉。向下凝視鼻端,或看前面的地板。之後若眼睛自然閉起來也可以。
3.像一枝箭或是銅板堆積一樣把脊椎骨挺直。
4.肩膀要保持水平,雙手至於肚臍下方四指寬的地方,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相觸。
5.頭保持水平狀態,而且要挺直,讓鼻子跟肚臍成一直線,但脖子要稍微向前彎。
6.舌尖觸及上排牙齒,可避免流口水,同時也避免呼吸太用力而口乾舌燥。
7.呼吸要保持安靜、柔和及平均。
七、 特別的呼吸練習:開始禪坐時,要把身體中不好的穢氣除掉,就像倒垃圾一樣,可以先連續呼吸九次、吐氣九次,清除貪瞋情緒。用單一鼻孔「左吸右呼」,之後交換,再用兩個鼻孔呼吸三次,共九次。之後數息時,把所有心思放在呼吸上,從一到十,之後再思惟利他心。數息的練習就像把一塊髒布拿去染色,要先把布洗乾淨,染色就簡單多了。
八、 對境:在專注於深奧主題之前,可先集中於一個能削弱破壞性情緒的對境。例如貪心可思惟不淨觀、瞋心可思惟愛心、痴心可思惟緣起、慢心可思惟自己的無知、散亂可專注於數息上。
九、 特殊對境:專注佛像。觀想一尊真正的佛,小尊一點可以增加專注,並且四周光線明亮。修止時,對境的性質、大小要固定不變。
第九章 心專向禪修
一、 昏沉──有分粗糙、細微、極細微三種。
粗糙:對境一點也不清楚,心覺得下沉或被往下拉
細微:對境可被守住,但心缺乏高度清明。
極細微:清明度稍嫌不足,有點鬆散。
二、 昏沉不是昏睡,而是沈重感及無承事能力。
三、 掉舉:一種被攪動的心理狀態,通常被一貪愛境所吸引,但也可能是心散亂。掉舉可分粗糙與細微。
粗糙:忘失禪修的對境,被拉到其它思想上。
細微:對境未忘失,但心被扯入快速移動的思想中,像一條表面結冰的河流,下層河水仍繼續流動。
四、 禪修中,制約感官很重要,否則容易變成昏沉掉舉之因。
五、 若遇昏沉問題,可找一較高處或是清晨時分,因清晨時感官尚未很活躍,但已有思惟能力,較不易分心。
六、
正念:正念是把心念集中於對境的技巧。要時常檢查心是否在對境上。當心快要偏離對境時,你就會注意到,而把心留在對境上,這就是正念。
七、
正知:正知是察覺是否落入昏沉掉舉的技巧,不只是專注在對境上。
八、 對治:察覺有昏沉掉舉時使用。
對治昏沉:將心拉緊、提振。將所緣境變亮或舉高。可緣佛的眉毛,如果沒有用,可先想些使你愉快的主題,例如暇滿人身、三寶、慈悲等功德。若還是沒用,就起來走走吧。
對治昏沉:將心收攝,將所緣境放低或變重。如果沒用,可緣些使你冷靜的主題,思惟死亡的迫切性,破壞性情緒的過患。
九、 九住心:描述成就止的進階過程,是一幅禪修地圖,告訴你現在所處的位置,以及下一步需要做什麼才會有進步。
1.始住心:無法使心住於所緣境,思想會像瀑布一樣。
2.間住心:努力做正念的練習,將心安住於所緣境上。
3.迴住心:正念的力量已經成熟到一分心就可以察覺。
4.近住心:正念的力量全然成熟到可以立即克服懶惰和忘卻。此時粗糙的掉舉已經沒有了,但細微的掉舉還在。
5.伏住心:粗糙的昏沉沒有了,還需對治細微的昏沉。
6.安住心:細微的昏沉已經不能造成影響,但還有細微的掉舉。
7.寂住心:細微昏沉掉舉不再傷害到你的專注集中力了。
8.專注心:只要稍微做意,整段禪修時間就不再有昏沉掉舉。
9.等住心:已不需要作意執行正知正念,已可自然任運生起。
十、 雖然已達第九等住心,但尚未證得奢摩他果,還需要更進一步無昏沉掉舉過患之專注一處的修持。過程如下:首先精神上會有一種輕快感,這種精神上的調柔可以引發好的能量循環全身而產生身輕安,身體猶如棉花,這種輕柔的樂受會引發一種「心調柔」的精神愉悅,使心充滿歡喜,從原本的輕盈變為穩定,一直到不再變動,此即為奢摩他果。
第四部 如何不再自我欺騙
第十章 先禪觀你自己(先見人無我)
一、 人無我:人是因六大元素而成,六大元素也無法以其自身建立為真實。
第十一章 瞭解你自己並非存於自身之內
一、 「自我」有兩個意思
1.指個人、個體,有情的生命
2.指有自性的存在狀態
二、
唯名(name-only):排除對境自身可成功建立自己的可能性。
三、 車子由零件組成,但是車子並非只是零件的總和而已。
四、 「我」不是身心的總和,只是透過名字及思想而存在。
五、
體會人無我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先指出必須加以駁斥的無明信念,要瞭解在無我中是「獨立的我」、「自性的我」不存在,而非完全斷滅。
認定目標:例如生氣時所出現的那個我,好像是獨立於身 心之外的。這個我就是我們要破除、否定的對象。
第二步:判斷「我」是和身心同一,或是和身心不同一?
第三、四步:分析這兩者是否正確?
第十二章 抉擇(第二步)
一、 「我」不是和身心同一,就是和身心完全不同。
第十三章 分析一體性(第三步)
一、
龍樹菩薩:無自性是淨化心識最殊勝的教法
二、 現象果顯現的方式和存在的方式不一樣,就是虛假。如果一樣,就是真實。
三、 如果「我」和身心是一體的,就不可能會說「我的心」、「我的身體」。
四、 如果「我」和身心是一體的,身和心是複數,這也代表一個人的自我將變成許多個。
五、 反過來,如果自我是單一的,那身心也會荒謬的變成單一的。
六、 如果「我」和身心是一體的,且只屬於身心,那身心是生滅的,「我」就必須是自性生滅,這樣與因果、業果不符。
第十四章 分析差異性(第四步)
一、 如果「我」和身心是不同的,身心是無自性的生滅法,那麼「我」就不具有無常性質,此不合理。
ex.如果「我」是獨立於身心之外,身心不見時,怎麼會說「我死了」呢?這代表這個「我」必須是某種虛假的想像或是恆常法,但這樣就又不能有身心的特徵,這違反常理。
二、
「我」只能在身心的脈絡中被理解,因為在身心蘊體之外,自我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第十五章 得到結論
一、 「找不到我」不能淪為口號,而是要紮實地思惟、尋找過。
二、 由於都找不到「我」,代表「我」是必須依賴思想所存在的。
第十六章 解驗你自己的證悟
一、 對空性的瞭解分為粗跟細,粗為「非自給自足而無實質存在」,細為「無自性存在」,兩者不一樣。
二、 次第:首先先找不到「我」,之後把「我」的題目轉移到身體或身體的某部位,當能夠瞭解身體或是某部份是以自力形構而成的感覺消失了,這就是瞭解細微空性的徵兆。
三、 當我們想到「我」時,一開始會想到身心,但其實我們注意到的是「我」本身。
四、 我們的根識或意識,都混合了條件自身所沒有的誇大性,都混入了對境自力存在的認定,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意識到的內容都是錯的。
五、 那講到「我」時,「我」是指什麼?其實只是我們思想上的安立投射。因為「我」並非身、心,或是身心合一,也無法獨立於身心之外,所以只能存在於思想中。(所以,所有事物的好壞都是我們思想自己投射的嗎?)
六、
對表象的真實性愈來愈不信任,是觀修空性成功的象徵。
七、
心中出現找不到的狀態就是空
第十七章 擴大此正見到你擁有的東西上
一、
佛陀:就像你已知對自己的誤判,在心中把這種認識應用在所有事物上。
二、
如果「我」並非自性存在,那「我的」(這種關係)也非自性存在。
第十八章 止觀雙運
一、
「止」能壓抑煩惱,但無法將煩惱完全去除,必須用「觀」。然而只修「觀」,先前生起的「止」就會消失,只修「止」則會使你不想修「觀」。故應止觀雙運,讓兩者和諧運作,才能去除煩惱障、所知障。
二、
「止、觀」就像天秤的兩端,一邊比較重的話,另一邊就會輕一些。當達成止觀雙運時,就是「修所成慧」。
第五部 人與事是如何真正存在
第十九章 視自己如同幻影
一、
龍樹菩薩:一個站在某東西旁邊的人,可以看清楚那東西的樣子。但從遠處看的人,就會看不清楚了。
二、
瞭解鏡中臉不是一張真正的臉,並不能構成對鏡中臉無自性空的證悟,因為我們還是會認為鏡中臉是自性有的。
三、
要視自己和其他事物為幻,必須做到兩件事:
1.知道對境虛假的顯現為自性有
2.瞭解你或所想的每一件都不是如其顯現的那樣存在
四、
如果我們接受了自性有的表象,誇大了現象的好與壞,就會被引起貪瞋而造業。
五、
把人事物看成如幻可以降低貪瞋情緒,這些情緒是我們在現象上強加本來沒有的好壞特質。
六、
在施展慈悲心時,也要把對象視為如幻,才能把慈悲心發展到最完整的層次,也會使正見空性與慈悲善念兩者得到深化。
第二十章 注意事物如何依思想而存在
一、
遇到貪瞋強境時,是否還能思惟「皆依思想存在」?
二、
現象我們有益或有害,皆來自我們的意識而定。
三、
「世界依概念性思想」而建立是指:對境時若不依意識,無法只以自己的存在建立自己。
四、
中觀:能把某個東西稱為「因」,是有賴於對其果的考量。從這個角度而言,因就依於果了。
五、
某男人生了小孩而稱為爸爸,但爸爸跟小孩的關係是同時建立的。沒有時間順序。
六、
事物因為無自性才需要唯名而立,若能以自身實體就存在,就不需要命名指稱了。
第六部 以正見深化慈愛
第二十一章 感受同理心
一、
輪迴的眾生就像是井裡的水桶。
二、
我們要先對自身的苦有感受,才能感受到其他眾生的痛苦。
三、
光是知道別人的痛苦是不夠的,還有有和他人的親近感。
第二十二章 反省無常
一、
在輪迴的過程中有兩種層次的正見:1.無常 2.空性。
二、
細微層次的無常:外在物質和內在意識都是在每一剎那消逝損毀。這種現象也表示,在輪迴中無論你多麼努力,還是無法事事如意、超越痛苦。
三、
事物都具有無常的本性,此一事實顯示了它不受自己的控制,而是在外在影響下運作。
第二十三章 溶入大愛
一、
宗喀巴大師:你必須日夜專注於得到解脫,你下定決心一定要出離輪迴。你內心深處決定,若不能從輪迴中解脫,就未能實現今生得為人身的真正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