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是每位修學佛法者的指引與藍圖。在「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這本書中,達賴喇嘛以淺顯白話的方式,加上宏觀、客觀的態度來講授道次第,讓這本書相當有閱讀的價值。
雖然這本書也適合給未學佛的人閱讀,但我覺得如果有一點道次第的基礎,再讀這本書會更好。
書中我覺得不錯的觀點有:
- 修心需要一開始就保持沒有好壞壁壘分明的態度,而願意接受以下的可能性:無論什麼概念都可能對或錯,你要能沒有偏見地加以分析,才能看到真正的好處與壞處。
- 把心融入:一般而言,在研究文法或歷史時,只要記住重點就好了。但在研究如何提昇心性的功課時,就必須把心融入課文的意義中。
- 提婆菩薩所造四百論說:「樂若延長即變苦、苦若延長不變樂。
- 邏輯只能瞭解稍隱密的現象,但沒有辦法穿透極為隱密的現象,這種細微的因果唯有一切遍智的佛陀才能瞭解。
- 佛教稱呼以他人需求為導向的態度為「大」,因為此態度是為了幫助無數眾生,光只照顧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推薦指數:★★★
◆延伸閱讀:
◆讀書筆記:
第一篇 遠離煩惱之道
第一章 什麼讓我們不高興?
佛陀的某些想法在古印度就曾出現過,但沒有人像他那樣把觀點和修行技巧講得這麼清楚。
一、 佛法的核心觀點是什麼?就是無我。這是佛陀提出的,即便在兩千五百年以後也尚未出現有佛教以外的人教導無我見。
二、 外道和佛教的見解乃是由證明或駁斥自我的見解而產生。
三、 佛教的內涵是什麼:緣起見、無害行。
第二章 適合你的宗教就是最好的宗教
一、 如果「一切人與現象都非自相單獨成立」的教法對某人不適用的話,那麼佛陀就不會教導「全部都是無我」的教法,此為善巧。
二、 要找出哪個宗教的教法最深刻也許是可能的,但要找出哪一種宗教最好就很難回答了。就好比吃藥,最貴的藥品不見得適用每個人。
三、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因為宗教之名所產生的問題,但我們相信利還是多餘弊端的。
四、 當有宗教信仰的人注意到要有好的行為舉止時,我們就應該加以尊敬,不管其教義是否正確有效。
五、 如果佛陀的某一教法和正理矛盾,那就不能按照表面字義加以接受,即使是佛陀親口說。包括其他佛教大師。
六、 佛教徒也應該要尊敬其他宗教的上師,因為從某個角度而言,他們可能是佛陀的化身。另一方面就算不是佛陀的化身,他們的哲理對其他人而言有幫助,甚至對你的某些人生際遇也有幫助。
七、 盡管如此,任何宗教都會有害群之馬,但這只是信奉者做錯,而非宗教本身的過錯。
第三章 心智覺悟的技術
一、 前往心智覺悟的技術稱「修行道」,明白解說修行的順序稱為「次第」。
二、 甚深見:不以現象表層的瞭解而得,必須深入研究分析,探尋事物的內在本質,就會發現事物的本質並非是獨立或本有的存在。
三、 廣大行:包括許多修行道和層次,都要以我們調伏掌控自身所有的身、語、意才能修行。
四、 佛教典籍分為:科學、哲學和宗教,科學:關注現象基本的狀態,哲學:詳細討論這種狀態的意含,宗教:根據科學與哲學的原則,發展出來的大量佛教修行的內容。
五、 如果佛教徒宣稱他們既有的傳統已經很夠用,那就很笨了。
六、 相信龍樹菩薩如果跟現代科學接觸後,應該一點也不會改變他所主張的佛教科學或哲學。
第四章 二十四小時都修行
一、
修心需要一開始就保持沒有好壞壁壘分明的態度,而願意接受以下的可能性:無論什麼概念都可能對或錯,你要能沒有偏見地加以分析,才能看到真正的好處與壞處。
二、 修行者的三個特質:沒有偏袒之心、聰明才智和抱負志向。
三、 修行包括禪坐與非禪坐,而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跟修行有關。
四、 把心融入:一般而言,在研究文法或歷史時,只要記住重點就好了。但在研究如何提昇心性的功課時,就必須把心融入課文的意義中。如果只是把修心方法的教導當作是知識的一部分,將錯失其作用力。你得一直把這些方法和見解運用在自己的經驗中,否則容易變成一個高傲而好鬥的學者。
五、 觀修:指自己經由檢驗探查的過程而熟悉某的主題。
六、 止修:警醒地把心專注在分析所得的結論上。
七、 觀修極為重要,你得做很多「為何如此做」的思考,打從內心深處之道理由是什麼,才能產生強烈的渴望並實踐它。
八、 在佛教傳統中,信心是依據分析思辨所得到的結論。光是心中想說:「這是佛說的」、「我的上師這樣說的」是不夠的。
第五章 優點多於缺點的上師
一、 真正的上師行為舉止非常謙虛,即便他們已經擁有了極高的證量功德。
第六章 來自印度、來自西藏
一、 佛教哲學的基本原則:不能違反正確的邏輯推理,更不能違反直接觀察到的現象。
二、 西藏佛教的四個派別都是印度佛教大師傳承下來的,全部都跟那爛陀寺與超戒寺有法脈傳承的關係。
三、 三士道的修行直接對應的是:苦苦、壞苦、行苦。
四、 提婆菩薩所造四百論說:「樂若延長即變苦、苦若延長不變樂。」
五、 行苦就像是背負重擔的人,只要背負著重擔就不會覺得快樂。雖然也有快樂的時候,但那只是短暫的解套而已。
六、 所有佛陀的教法都直接間接跟如何生起、增長利他慈悲心有關。
第二篇 初階修行
第七章 珍惜生得人身
一、
人身難得:人類這個以高效能維持生命的生理系統,是要聚集許多正面優良的原因才能得到。
二、 得暇滿人身的三條件:遵守基本戒律的道德行為、修持布施等善行、將這些功德回向給得人身的果報。
三、 行動的力量依照:準備、執行、完成三者而定。
四、 惡果懺除四法:自我承認、懺悔犯錯、下決心未來不做、多做善行。
第八章 終有一死啊!
一、 死亡三根本、九因項、三決斷:
1.死亡是必然的:
a.因為死亡無法避免
b.因為我們的生命無法延長,只會愈來愈短。
c.就算我們活著時,能修行的時間少之又少。
*結論:所以我必須修行。
2.我們無法確知何時會死。
a.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壽命長短
b.因為死因很多,而活著的原因卻很少。
c.因為肉體很微脆,無法得知死亡時間
*結論:所以我必須現在就修行。
3.死亡時,除了修行以外,其他東西都沒用。
a.死亡時,朋友幫不上忙。
b.死亡時,財富幫不上忙。
c.死亡時,身體幫不上忙。
*結論:所以我不要執著於今生所有美好事物。
二、 相較於固體物質,我們的身體相當脆弱。
三、 未察覺到死亡的存在,會引發破壞性觀念,以為自己還可以活很久,最後只做出許多重視表面的世俗工作。
第九章 死後,來世
一、 前後世:無意識的東西不可能是意識的實質因,以此來證明輪迴是無始無終的。
二、 即使佛教業力、輪迴的觀點無法解釋所有問題,但它也是思想的糧食。
三、 邏輯只能瞭解稍隱密的現象,但沒有辦法穿透極為隱密的現象(例如:為什麼做好事卻得到惡報?因為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種細微的因果唯有一切遍智的佛陀才能瞭解。
四、 有關極隱密現象有三層解釋:1.經典的對照 2.邏輯推理 3.直接觀察。
第十章 我該向誰尋求皈依庇護?
一、 心理實驗:當有貪心或瞋心時,80%、90%的情緒都是誇大的。
二、 透過對緣起、性空的體悟,我們對三寶的皈依信心才夠堅定。
三、 四種權威:正量經典、正量註釋、正量上師、正量體驗是以這種順序發生的,但我們要體驗時,要先從正量體驗開始往上。
四、 皈依,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做,而不是為了自己。
第十一章 沒有一件事情不要緊
一、 十善業是現前、究竟一切成就的起源。
二、 業,一般是指行動,更精確地說:由特定意圖引發的行動。
三、 影響善惡報嚴重程度的因素:
1.動機的強度
2.長時間的強度
3.行動對人群團體的影響程度
4.一生對於這些行動的熱切程度
5.行動是如何完成的程度
四、 果報分為幾種:
1.異熟果:像是墮到三惡道這種影響到來世的全新生活。
2.經驗果(受用等流果):殺生行為造成多病短命
3.效應果(造作等流果):來世帶著殺生的習慣
4.環境果(增上果):投入到相類似的環境,如戰場。
五、 業報的順序:
1.最重的業會先成熟
2.若分量相等,在死亡時顯現的業會成熟,因此死亡的平靜很重要。
3.接著是你已習慣的主要行動,其中較早養成的習慣會先成熟。
六、 以下所造作的不善業,會在今世成熟:
1.對自己的身體、資財、生命有過多的貪愛心。
2.對他人有強烈的惡意
3.對幫助過你的人有敵意,拒絕會報他們的恩情。
4.對三寶上師有強烈的憎恨心。
以上內容也相對在善行果報上
七、 所造的惡業除非淨化惡業,否則一定會感果,,此時要倚靠四力對治。
1.對所作的惡業生起懺悔心
2.特別做對治那個惡業的善行
3.生起未來不再造作惡業的決心
4.在心中建立皈依處,以及生起利他心。
第三篇 中階修行
第十二章 從輪迴中解脫
一、 如果你在今世無法得到解脫,就需在未來擁有具足修行條件的生活。
二、 痴:相信自性有的存在
三、 正確指認痛苦範圍,對培有全然的慈悲心很重要。如果對行苦沒有生起強烈逃脫的意念,就不可能發展出全然的慈悲心。
四、 當出離心成為驅動你修行的主要動機時,你就進入了中士道。
五、 唯有認識「自我是一種錯誤觀念」,才能真正進入佛教修行之門,因此四聖諦具有如此核心的重要性。
六、 即使未顯現身心痛苦時,遍行苦一樣存在。
七、 苦的種類:三苦(貪瞋痴)、生老病死、八苦。
八、 煩惱的定義:會產生你內心所有不平靜的心態。
九、 我們除非把好壞和愉快及痛苦的感覺連在一起,否則很難決定到底是好還是壞。
十、 慾望分兩種,一種會帶來煩惱、一種不會帶來煩惱。
十一、 滅諦:當我們對某一特定的因加以對治,因的作用就會停止。因是不會自己停的。
十二、 如何抑止破壞性情緒?就是找出相反的力量。
十三、 雖然保有有利自身的因素是必要的,但貪愛的慾望是偏袒的,誇大對象的可愛性質。雖然逆境需被移除,但以瞋恨之心去移除時,這種方法會製造問題,會被自身偏見蒙蔽。
十四、 道諦:戒、定、慧。
第十三章 存在的一開始就不斷變易
一、 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二、
只要是因緣所生的現象,必然是無常的。
三、 每個現象在建立的一開始就有無常的特性,因為建立時那個剎那馬上會消失不見,所以「諸行無常」。
四、 所以外在與眾生的身心蘊體都是由無明的業力所造,因此充滿了三苦,所以「諸漏皆苦」。
五、 由於事物是在剎那剎那間分解,所以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告自己的力量再運作。
六、 由於事物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必須依靠因緣才能存在,因此「諸法無我」。
七、 因為事物皆為自性空,無明、業與煩惱皆依靠因緣存在,所以是可以斷除的,即為「涅槃寂靜」。
第四篇 高階修行
第十四章 利他心
一、 並不是不要關懷自己的出路,而是不要過度地自我愛憐,也就是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二、 要認清事實:快樂和痛苦都是由與多因緣造成的。
三、 煩惱總是需要有一個固定目標,這對象看起來似乎是真實正確、自我存在且獨立自主。
第十五章 大悲心
一、
佛教稱呼以他人需求為導向的態度為「大」,因為此態度是為了幫助無數眾生,光只照顧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二、 兩種方法能生起大勇氣的慈悲心:七因果、自他相換
三、 七因果:
0.基本步驟:平等看待你和他人的關係
1.第一步:發現每個人都很親近,「視眾生如母」。
2.第二步:察覺他人如何幫助過你,「念母恩」。
3.第三步:回報他人恩情,「報母恩」。
4.第四步:培養慈愛心,「從慈」。
5.第五步:大悲心,「從悲」。想想一切眾生所受的苦。
6.第六步:完全地承擔,「增上意樂」。
7.第七步: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菩提心」。
第十六章 自他相換
一、 沒有理由認為自己值得關愛,而別人可以忽略。因為就客觀的點來看,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第十七章 洞見真實和幻影
一、 造成輪迴的無明是與生俱來的,是存在於所有眾生的誤解,而其他種類的誤解是人為造成、後天學習而來的。
二、 人無我與法無我是同樣的細微
三、 三個層次的智慧:
1.「聞所生慧」:指有能力分辨所聽來或閱讀他人解釋當中的對錯好壞。
2.「思所生慧」:指從不斷分析性思考中得到信心,不會動搖。
3.「修所生慧」:指重複禪修中產生徹底的堅定信念。
四、
要視現象如幻影,就必須分析現象是否如其所顯現的方式存在。
第十八章 空性禪修的分析理路
(略)
第十九章 覺悟,完全自由的境界
一、 當心中產生世俗諦的現象時,勝義諦不會產生,反之亦然。如此現象稱為「視二諦為不同實體的污染障礙」。當這個障礙被去除之後,在認世俗現象的同時,也可以直接證悟究竟的真實,那麼在此之後,就可以同時認知某一件事,包含現象的多元與存在的奧秘空性,這就是「一切遍智」。
◆筆記下載
◆筆記下載
感恩您的分享~很受用 Amitabha bles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