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修煉」達賴喇嘛演說的選輯,書中我覺得不錯的句子有:
- 一般而言,負面情緒的產生,皆來自「事物皆獨立存在」的錯誤概念。
- 你是否能安然地面對死亡,取決於你平日過生活的方式。
- 為什麼要避免傷害他人?因為我們和其他群眾互相依存,如同自己今生的安樂是由眾多因緣而成的。
- 孩子出生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母親的照顧,動物也是。
- 藏傳佛法不是喇嘛教,藏傳佛法不是西藏人創立的,而是印度的大修行者奠定基礎的。
◆推薦指數:★★☆
◆讀書筆記:
第一章 轉換心境
一、 較為粗略的意識是由腦產生的,細微的不是。
二、 引發細微意識的因為何?1.內心 2.外緣。
三、 中觀應成派:空性是指沒有任何現象是恆常不變的。
第二章 如何企及喜樂之境
一、 雖然正面跟負面的情緒都是人心的一部分,但愛仍是人類意識或生命的主導力量。
二、 解脫不是一種外顯的狀態,而是一種內在的特性。
第三章 慈悲與不害
一、 邪見有兩種:1.虛無主義,認為什麼都不存在。 2.認為什麼每一件事物都獨立存在。
二、 一般而言,負面情緒的產生,皆來自「事物皆獨立存在」的錯誤概念。
三、 最重要最強而有力的觀修,便是以空性為對象的觀修。
第四章 生死法門
一、 你是否能安然地面對死亡,取決於你平日過生活的方式。
二、 瞭解我們所獲得的協助與支持來自周遭環境,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對他人的使命感。
三、 不害(非暴力)是解決人性問題的最好方法。
四、 為什麼要避免傷害他人?因為我們和其他群眾互相依存,如同自己今生的安樂是由眾多因緣而成的。
五、 就如同每天工作完了算錢一樣,我們也應該在一天之終,看看自己生起正面情緒多,還是負面情緒多。
六、
菩提心是臨終最重要修持
第五章 靈修之道
一、 孩子出生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母親的照顧,動物也是。
二、 有時我們太在意事情的結果,而忘了思惟事情發生的原因與因緣。
三、 藏傳佛法不是喇嘛教,藏傳佛法不是西藏人創立的,而是印度的大修行者奠定基礎的。
四、 小乘佛法雖然包含慈悲心,但卻不是必要的。
五、 不害不僅僅是非暴力,它也是一種慈悲的行為。
六、 輪迴主要是扣在因果律上,而非業果上。業果是決定每一個眾生投生的層次與境界。
第六章 二諦
一、 「俗」:隨順世俗而說生滅等有之諦理。也指:昏闇不明諸法真義,執著於無明之心。
二、 俗諦有兩種:1.真實(現實生活中) 2.非真實(夢中)。
三、 越深層的意識,越不依賴色身。所以當身體器官完全停止時,心識的狀況反而越活躍。
四、 執著的力量消長於外在與內在的因素,因此減輕執著是可行的。
五、 入滅不是指身心的寂滅,而是指負面情緒的消滅。
六、 涅槃是心完全清淨的狀態,去除所有的煩惱染污,乃心的究竟本質。
◆筆記下載
◆筆記下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